question-icon 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列为被执行人?

我自己经营着一家个体工商户,最近生意上有些纠纷,听说可能会被列为被执行人。我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被列为被执行人,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展开 view-more
  • #个体工商户
  • #被执行人
  • #法律纠纷
  • #执行规定
  • #司法程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上,被执行人指的是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未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并进入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当个体工商户涉及到法律纠纷,进入司法程序,并且在法院作出判决或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如果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未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有可能被列为被执行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字号经营者的财产。也就是说,如果以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作为被告并败诉,在执行阶段,若字号名下财产不足以履行义务,其经营者就会被牵连,可能被列为被执行人。 在实际情况中,比如个体工商户拖欠供应商货款,供应商起诉并胜诉后,若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拒不支付货款,那么法院在强制执行阶段就可能将该经营者列为被执行人。再比如,个体工商户因服务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人身伤害,消费者获得赔偿判决后,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拒绝赔偿,同样会面临被列为被执行人的情况。被列为被执行人后,会面临一系列限制,如限制高消费、在征信系统记录不良信息等,对个人的生活和经营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