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全冻结在什么时候能解除?
我账户被司法保全冻结了,生活和资金周转都受到很大影响。我特别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司法保全冻结能解除,有没有明确的时间或者条件限制呢?
展开


司法保全冻结,通俗来讲,就是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对当事人的财产等采取限制措施,不让其随意动用。这是为了保证未来的判决能够顺利执行,保障胜诉方的权益。 司法保全冻结的解除有多种情况。首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十八条,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人民法院未办理延期手续的,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消灭。也就是说,如果法院没有办理延长冻结期限的手续,到了规定的时间,冻结自然就解除了。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冻结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动产的查封、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的查封、冻结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其次,当保全的目的已经达到时,冻结也会解除。比如,被申请人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并且得到了申请人的认可,那么法院就会解除冻结。因为此时申请人的权益已经有了新的保障,不再需要通过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来实现。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中有明确规定,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此外,如果案件已经审理完毕,并且判决已经执行完毕,或者申请人撤回了保全申请,法院也会解除冻结。因为此时保全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比如,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已经履行完毕,申请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撤回保全申请,法院审核后会解除冻结。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