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情形下诉讼时效会中止?
我有个债务纠纷,听说有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具体在哪些情形下诉讼时效会中止,比如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时候,想了解一下法律上的规定,好判断自己的情况是否适用。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权利人没办法在规定时间内去主张自己的权利,这时候诉讼时效就暂时停下来不算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是不可抗力。这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发生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爆发战争等,这些情况使得权利人无法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去法院起诉或者主张权利。
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比如未成年人没有合适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来帮他处理相关的法律事务,这就导致他没办法正常行使自己的权利,诉讼时效就会中止。
三是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在涉及继承的案件中,如果还没有确定谁是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相关的权利义务就没办法明确,权利人也就无法行使请求权,此时诉讼时效中止。
四是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例如,权利人被非法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无法去主张自己的权利,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也会中止。
五是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是为了应对一些法律没有明确列举,但实际上也会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特殊情况。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也就是说,当中止的原因消失后,诉讼时效接着再计算六个月就结束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