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在哪些情况下会轻判?
我有个亲戚好像牵扯进了一起诈骗案件,现在家里人都很着急。想知道在法律上,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法院在判刑的时候会考虑从轻处罚呢 ?就想具体了解下关于诈骗轻判的各种情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中,诈骗行为要想获得轻判,存在多种情况。
首先是自首。自首就是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检察或审判机关报告自己的罪行,并接受其调查处理。比如,张三实施诈骗后,自己跑到公安机关交代了整个事情经过,这就是自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要是犯罪情节比较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另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没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能以自首论。
立功也是可以轻判的情形。如果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而且经过查证是真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让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等立功表现,就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要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甚至能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例如李四在被抓后,向警方提供了另一个重大诈骗团伙的线索,协助警方破获了该案件,这就属于立功。
坦白和当庭自愿认罪同样有机会轻判。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自首情节,但只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可以从轻处罚;要是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成功避免了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还能减轻处罚。
积极退赃、退赔也很关键。把诈骗得来的财物退还给受害者,弥补受害者的损失,表明有悔罪态度,法院在量刑时也会考虑从轻处罚。
此外,如果是从犯也会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在诈骗案件中,如果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比如帮忙打下手、传递信息等,被认定为从犯后,处罚会比主犯轻。
相关概念:
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立功: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且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