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专利会被宣告无效?


专利被宣告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专利主题不符合规定** 专利的授权范围必须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范围内。如果专利主题不属于这些范畴,比如是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等,根据《专利法》规定,这类是不授予专利权的,也就可能被宣告无效。例如,单纯的数学算法就不属于发明范畴,不能被授予专利。 **二、缺乏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外观设计专利也需要具备新颖性,即不属于现有设计。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专利可能被宣告无效。比如某种新的药品,如果在申请前已经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就不具备新颖性。 **三、专利申请主体存在问题** 专利申请主体需要符合专利授予条件。例如,申请人未取得专利申请授权,或者专利主体属于《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等,都可能导致专利无效。 **四、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如果专利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如发明一种用于赌博的新型工具,这是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该专利会被宣告无效。另外,像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等,属于法律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也会导致专利无效。 **五、专利申请文件存在瑕疵** 说明书没有足够充分地公开技术内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实现该发明或实用新型;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规定的范围等,都可能使专利被宣告无效。例如,说明书中对关键技术环节描述模糊不清,就可能导致专利无效。 **六、重复授权问题**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即一个发明创造只向一个人(最先申请的人)授予专利权。如果存在重复授权的情况,后续的专利可能会被宣告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