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属于侵权专利权?


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就实施其专利的行为,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专利侵权行为可以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 直接侵权行为就是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首先,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其专利产品。比如,甲拥有一项关于新型杯子的专利,乙在没有得到甲允许的情况下,私自生产这种杯子,这就是制造专利产品的侵权行为。 其次,未经许可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也就是说,在生产、经营活动里使用他人的专利产品但没获得授权。例如,丙的工厂使用了丁有专利的机器设备来生产产品,却没有得到丁的许可,这就属于此类侵权。 再者,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未经专利权人同意,把专利产品卖出去或者作出销售的承诺。像戊在商店售卖没有获得授权的己的专利产品,这就是侵权。 另外,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要是一种生产方法有专利,而有人用了这个方法,还对通过该方法直接得到的产品进行使用、销售等行为,也是侵权。 还有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未经许可把专利产品或者通过专利方法生产的产品进口进来。 最后,假冒他人专利。就是故意制造假冒别人专利的产品然后投放到市场。 间接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比如,行为人知道某产品只能用于实施特定专利,却把它提供给第三人去实施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如果引起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这充分说明了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禁止未经许可随意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