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多大的案件中才会使用人脸识别?
我遇到个事儿,小区里有个人偷偷拿了我放在门口的快递,价值大概几百块钱。我去报警了,警察就做了个记录。我就想知道,像我这种几百块钱东西被偷的情况,警察会用人脸识别来查吗?到底要多大的案件警察才会启用这个人脸识别技术呢?
展开


在我国,警察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并非单纯依据案件大小来决定。人脸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侦查手段,其使用主要基于案件侦查的实际需要和相关法律规定。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可以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当人脸识别技术有助于实现这些侦查目的时,就可能被使用。一般来说,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案件性质较为严重,如涉及暴力犯罪、重大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且其他侦查手段难以获取关键线索时,警察会考虑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这是因为这类案件对社会秩序和公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需要更高效、精准的侦查手段来查明真相。 对于治安案件,如果违法行为的事实认定困难,而人脸识别能够提供关键证据来确定违法人员身份,警察也可能会运用该技术。比如在一些公共场所发生的寻衅滋事、殴打他人等案件中,监控视频中的嫌疑人身份难以确认,此时人脸识别就可能成为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工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重大案件才能使用人脸识别。即使是一些看似较小的案件,如果通过常规侦查手段无法有效侦破,且人脸识别技术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警察也会合理使用。例如,在多次发生的小额盗窃案件中,为了打击系列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治安,警察也可能借助人脸识别来锁定嫌疑人。 警察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会遵循合法、必要、适度的原则,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侦查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