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证据能够留置案底?
最近对法律方面的事情比较关注,想弄明白到底哪些证据才可以留置案底。自己在生活中听闻一些关于案底的说法,但都不太确切,想了解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能形成留置案底的证据有哪些,希望能得到详细准确的解答。
展开


在中国,准确的说法是留有犯罪记录,而非“留置案底”。 首先说刑事案件方面。对于构成犯罪且经法院判决有罪的案件,刑事判决书就是最主要的证据留存依据。从立案侦查开始的各类证据,都可能用于确定犯罪记录。比如物证,像作案工具,就是实实在在能证明犯罪行为的东西;书证,像相关文件、记录等,能从文字材料角度说明犯罪情况;证人证言,就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所提供的陈述;被害人陈述,是受害者对犯罪过程的描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他们自己对事情的说法;鉴定意见,比如法医鉴定确定死因、物证鉴定确定物品关联等;勘验检查笔录,是对犯罪现场等的检查记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像监控录像、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就会形成犯罪记录。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刑事处理中,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里,某些情况(如相对不起诉)虽然没有经过法院判决,但也可能在司法机关内部留存相关案件信息作为特殊记录。 再看治安案件方面。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就是主要依据。公安机关在调查过程中,会收集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证据,经认定后作出处罚决定,并会留存相关记录。不过要注意,这种记录与刑事犯罪记录性质不同,它主要反映的是治安违法情况。 总之,不同类型的案件形成犯罪记录所依据的证据不同,而且都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来认定和使用这些证据。相关法律规定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体系中,以确保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和每一个当事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