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当事人对哪些证据不用举证?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纠纷,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感觉任务特别繁重。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当事人对哪些证据是不用自己去举证的呢?了解这个能让我少做些无用功,节省时间和精力。
展开 view-more
  • #无需举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中,并不是所有的证据都需要当事人去收集和提供,以下几种情况当事人无需举证。 首先是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和过程,定理和定律则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些都是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知识,无需当事人再去证明。例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一自然规律,在诉讼中就不需要当事人举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其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普遍知晓的事实。比如,某个城市发生了重大自然灾害,这在当地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过,这类事实如果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则当事人仍需举证。根据上述规定,众所周知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但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 再者是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当法律规定了某种事实可以从另一种事实中推导出来时,当事人就无需对推定的事实进行举证。例如,法律规定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子女推定为婚生子女。当事人可以依据这一法律规定,而无需再对子女的婚生性质进行额外举证。不过,同样如果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则需另行举证。 还有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通过已知的事实和一般的生活经验就能推断出另一个事实。比如,在租赁合同纠纷中,已知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未支付租金,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以推断出承租人违约。但如果对方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则当事人要重新举证。依据规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但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 最后是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和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决和裁判具有既判力,其中所确认的事实无需当事人再次举证证明。不过,若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这些事实,则仍需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此也有明确规定。 总之,了解哪些证据不用举证,对于当事人来说,可以更高效地参与诉讼,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和资源。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