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的发证机关是哪个?


营业执照是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准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发证机关是有明确规定的。 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三条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登记机关按照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下属工商行政管理所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这意味着,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通常是当地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发放营业执照,不过有的情况下,也可以由这些部门委托下属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来办理相关登记并发证。 对于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司登记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下列公司的登记:(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公司以及该公司投资设立并持有50%以上股份的公司;(二)外商投资的公司;(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的规定,应当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的公司;(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应当由其登记的其他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下列公司的登记:(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公司以及该公司投资设立并持有50%以上股份的公司;(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由其登记的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公司;(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的规定,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公司;(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登记的其他公司。设区的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直辖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设区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区分局,负责本辖区内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所列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的登记。 总体来说,营业执照的发证机关主要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其具体负责发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层级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