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横穿马路被电瓶车撞了谁担责?


行人横穿马路被电瓶车撞了,责任的划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首先,责任划分的依据是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明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此来确定当事人责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若电瓶车正常行驶,没有违章行为,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引发事故,行人很可能要承担全部责任。比如在没有斑马线等合法过马路通道的地方,行人突然冲出来,电瓶车躲闪不及撞上去,行人就有很大过错。 要是行人在有合法通道(如斑马线)过马路,电瓶车却超速行驶、违规逆行等导致碰撞,那么电瓶车一方可能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行人横穿马路存在一定过错,比如没有注意观察路况,而电瓶车也有违规行为,如未及时减速等,那么双方可能都有责任,根据各自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也有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这里的电瓶车如果属于非机动车范畴,也适用此规定。若交通事故是行人故意碰撞电瓶车造成的,电瓶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实际生活中,责任认定一般由交警部门来做。交警会勘查现场,了解双方的行驶轨迹、速度等情况,查看是否有超速、违规等行为,综合判断后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报告》,这是确定责任的关键文件。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的过程。 过错严重程度:是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违反交通法规等行为的严重程度的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