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为什么未成年判刑年龄越来越低?

我想知道现在法律里未成年判刑年龄逐渐降低是为啥啊。感觉以前未成年犯罪好像有很多从轻处理的情况,现在政策变了,我有点不太理解,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才做出这样的调整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 #判刑年龄
  • #刑法修正案
  • #刑事责任
  • #法律调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近年来,未成年判刑年龄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这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考量和依据。 从社会现实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接触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心智成熟程度有所提前。如今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能快速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这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过去同年龄段的人更加早熟。一些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其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不容小觑。如果仍以过去的标准来界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可能会导致部分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难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全秩序。 从法律依据方面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此做出了重要调整。该修正案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修改体现了法律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适应打击犯罪和保护社会的需要。 降低未成年判刑年龄也是对被害人权益的一种保护。当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和损失时,如果不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适当的惩处,将难以抚慰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伤痛,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这也向社会传递了一种信号,即任何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论犯罪人的年龄大小,从而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此外,这种调整并不意味着忽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仍然会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会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要,采取适合他们的矫正和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