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为什么千万不能去注销?
我是个个体户,最近看到说个体户千万不能去注销,有点疑惑。我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是注销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吗?还是存在什么潜在风险?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为啥会有这种说法,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在探讨个体户为何不能轻易注销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个体户注销的相关概念。个体户注销,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工商户停止经营活动后,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让自己的经营主体资格消灭。 《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从法律层面来看,正常情况下,不再经营的个体户办理注销是合理合法的程序。然而,说“个体户千万不能去注销”可能存在几种考虑。 一方面,注销手续相对繁琐。个体户注销时,需要先进行税务清算,确保结清所有税款和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之后,还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销手续。这一系列流程如果不熟悉,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注销后可能会失去一些潜在的权益。比如,个体户如果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和客户资源,注销后这些可能就无法再继续利用。而且,注销后若想重新开展经营,又要重新办理各种手续,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和难度。 但是,如果个体户确实不再经营,不办理注销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不注销税务登记,会被税务机关列入非正常户,影响个人信用,以后再注册企业可能会受到限制。同时,不注销营业执照,可能会被工商部门吊销,这同样会对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个体户千万不能注销,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