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资差不多,缴税却不一样呢?
我和同事工资差不多,可每月扣税却差挺多。我不太明白,都是拿工资,为啥缴税会有差异啊?想了解下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因。
展开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发现工资相近的人缴税数额却不一样,这主要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规则。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们国家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为: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面就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工资相近但缴税不同。 首先是专项扣除,它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不同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基数可能不同,扣除的金额也就不一样,从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其次是专项附加扣除,这是新个税法的亮点之一,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不同,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和金额也会有差异。比如,有人有子女教育和住房贷款利息扣除,而另一个人可能只有赡养老人扣除,这就会使应纳税所得额不同,进而导致缴税金额不同。 此外,还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例如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等。这些扣除项目也会因个人的参与情况不同,对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最终造成缴税的差异。所以,即使工资差不多,由于上述这些扣除项目的不同,缴税数额也会不一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