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既然免税为什么还要征税呢?
我做出口生意,一直以为出口是免税的。但最近一批货物出口却被要求征税,我特别困惑,不是说出口免税吗,怎么还会征税呢?我想了解下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情况。
展开


在国际贸易里,出口货物通常有免税政策,但并非所有出口货物都能免税,有时候也会被征税。下面就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出口免税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部分出口货物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说的税率为零,基本就意味着出口环节免税,并且之前缴纳的进项税额还能退还。 然而,有几种情况出口货物会被征税。首先是国家明确规定不给予免税的货物。国家出于资源保护、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考虑,会对一些特定货物的出口进行限制,不给予免税待遇。比如,某些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产品,像部分矿产品、稀有金属等。其次,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出口退税手续,也可能导致原本可以免税的出口货物被征税。出口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真实、完整的退税申报资料,经过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才能享受退税。要是资料不齐全、申报不及时或者存在虚假申报等情况,就无法获得免税资格。此外,当出口货物的来源不合法,或者存在偷逃税等违法行为时,同样会被征税。比如,企业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获取货物用于出口,肯定不能享受免税政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