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为什么要把握时机呢?
我最近遇到了需要做鉴定的事情,但是不太清楚什么时候去做合适。听人说鉴定要把握时机,我就很疑惑,为啥鉴定 得把握时机呢?把握时机对鉴定结果有啥影响不?我就想弄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事务中,鉴定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涉及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比如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工伤等领域,鉴定结论往往对案件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强调鉴定要把握时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时机进行鉴定,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在人身损害案件中,人体损伤后的恢复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果过早进行鉴定,损伤可能尚未稳定,此时得出的鉴定结论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损伤的最终程度。就像骨折患者,刚受伤时可能存在肿胀、疼痛等情况,此时进行伤残鉴定,可能会高估损伤程度。而如果过晚进行鉴定,损伤可能已经基本恢复,又可能会低估损伤程度,这都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这从程序上对鉴定的时间提出了要求。同时,在不同的鉴定领域,也有相应的行业规范对鉴定时机进行了规定。比如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就对各类损伤进行伤残鉴定的时机做了详细的说明。以颅脑损伤为例,应在伤后6个月以上进行鉴定,因为此时颅脑损伤的恢复情况相对稳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伤残等级。
此外,把握鉴定时机还关系到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在合理的时机进行鉴定,得出的鉴定结论更容易被法院采纳。如果因为没有把握好时机导致鉴定结论不被认可,当事人可能需要重新鉴定,这不仅会增加时间和经济成本,还可能影响案件的审理进度。所以,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代理人,都应该重视鉴定时机的选择,以确保鉴定结果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为案件的处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信用卡欠款13000元还不上,究竟会面临哪些严重后果呢?
敲诈勒索罪的报案材料有哪些,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和证据?
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是分公司?
艺人与经纪人签订合作合同该怎么 签?
殴打孕妇孩子能活下来吗以及殴打者需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离婚时女方可以要求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吗
是不是只有立案了以后才能查个人信息?
人多少岁应该开始养老?
去车管所换证视力没过会有影响吗?
诉前保全是否可以转为诉中保全?
核准追诉会有什么后果?
社保卡如何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
变更孩子抚养费应该去哪里办理?
不同客户的发票代码可能一样吗?
什么是胁从犯,其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行政回避的范围是什么?
涉黄会被拘留多长时间?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