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周转率为什么要用原值计算?
我在做财务分析的时候,涉及到固定资产周转率的计算。我发现计算时用的是固定资产原值,而不是净值。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计算有什么意义和依据吗?想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展开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营效率,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这里的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原值来计算,而不是净值,主要有以下原因。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原值是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它是一个确定的初始金额,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而净值是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由于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多种,不同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这就导致净值的计算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使用原值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可以避免因折旧方法不同而造成的指标不可比问题。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折旧政策的选择是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这意味着折旧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固定资产周转率旨在客观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运营效率,使用原值更能体现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规模对企业营业收入的贡献。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意义来讲,固定资产原值代表了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初始投入,这个投入规模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运营基础。固定资产周转率用原值计算可以更直观地反映企业基于初始投资的固定资产运营效率,帮助管理层评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和回报情况。例如,一家企业购置了一套大型生产设备,原值很高,即使随着时间推移设备折旧,净值降低,但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还是取决于当初购置设备时的投入规模。所以,用原值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能更好地衡量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创造营业收入的能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