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等于原值吗?
我公司有一批固定资产,我在做财务核算时,不太确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不是就等于它的原值。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和财务规定的角度来看,它们到底是不是相等的,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法律和财务规定的框架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通常并不等于原值。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固定资产原值,指的是企业购置或建造该项固定资产时所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它反映了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备抵项目主要包括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这意味着,除了上述特殊情况,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并计提折旧。例如,企业购买了一台价值1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就是10万元。使用1年后,该设备的累计折旧就是10万元。 同时,如果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迹象,企业还应当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假设上述设备在使用2年后,经测试发生减值5万元,那么此时该设备的账面价值就变为100 - 20(累计折旧) - 5(减值准备) = 75万元。 综上所述,由于折旧和减值准备的存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产状况的变化而逐渐低于原值,通常情况下两者并不相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