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


在探讨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取保候审后是否还要坐牢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和隐瞒掩饰犯罪所得这两个概念。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通俗来讲,就是犯罪嫌疑人在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后,能在外面等候审判,不用一直待在看守所里。 而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接下来分析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坐牢。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案件的终结,也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最终不会被判刑坐牢。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的措施,后续案件仍会按照法定程序继续进行。 如果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法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确实构成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并且犯罪情节需要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那么犯罪嫌疑人就可能会被收监执行刑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坐牢。 然而,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或者存在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那么犯罪嫌疑人可能不会被判刑。此外,如果法院最终判处犯罪嫌疑人缓刑,那么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嫌疑人遵守相关规定,也不用实际在监狱服刑。 所以,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取保候审后是否还要坐牢,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最终判决来确定。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争取最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