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致人死亡得到谅解后还会被判刑吗
开车不小心出了事,导致对方死亡,后来和对方家属积极沟通,也取得了他们的谅解。心里很忐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自己还会不会被判刑呀,想了解一下这方面具体的法律规定 。
展开


肇事致人死亡得到谅解后仍有可能被判刑。 首先来了解一下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简单来说,就是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有人违反了交通管理方面的法规,结果引发了严重事故,导致有人重伤、死亡,或者让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是否判刑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在事故中,肇事方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那么通常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即便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是会被判刑,不过谅解书在量刑时会起到一定作用,法官可能会酌情从轻处罚。比如,犯罪情节比较轻微,肇事者又积极赔偿、真诚悔悟得到谅解,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不用实际在监狱服刑。 要是肇事方在事故中只承担次要责任,并且已经获得了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书,这种情况下,肇事方一般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也不会被判刑。 总之,谅解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但不能决定是否构成犯罪和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最终的判决要综合事故责任认定、犯罪情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量刑:指法院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刑度或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判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