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被执行人后征信会恢复吗?
我之前因为一些债务纠纷成了被执行人,现在已经履行完相关义务,被取消了被执行人身份。我特别担心自己的征信情况,不知道取消被执行人后征信会不会恢复正常呢?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取消被执行人后征信是否恢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相关概念。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未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并进入执行程序的当事人。而征信则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也就是说,当被执行人履行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执行案件终结后,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计算,如果不良信息已经存在超过5年,那么征信机构就有义务将其删除,征信也就恢复了正常。 不过,取消被执行人身份并不意味着征信会立即恢复。即使法院已经从被执行人名单中将其移除,但之前因为被执行而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可能还会在征信系统中留存。因为征信系统的信息更新和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同时,如果被执行人还有其他未解决的信用问题,比如还有其他逾期未还的贷款等,那么征信依然不会恢复正常。 所以,取消被执行人后,征信不一定马上恢复。但只要相关不良行为终止,在符合规定的保存期限后,征信是可以恢复的。当事人可以主动与相关金融机构或征信机构沟通,了解不良信息的更新情况,以促进征信的恢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