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辞退后工伤赔偿怎么给?
当员工遭遇工伤后又被辞退,工伤赔偿的给予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白工伤赔偿的前提是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其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赔偿标准的重要依据,它会对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等情况进行评定。
关于赔偿项目和标准,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比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赔偿。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 贴。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如果用人单位在职工工伤期间违法辞退职工,除了正常的工伤赔偿外,职工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总之,被辞退后的工伤赔偿需要先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伤残等级来确定赔偿项目和金额。若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非法赌博捕鱼罪具体是怎么判的?
犯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会如何量刑处罚?
哪些情形离婚时必须选择诉讼离婚
九级伤残营养费如何计算?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不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纠纷时效超过三年该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后多久可以考驾照?
工会经费需要在应交税费里扣除吗?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种类有哪些?
几个人打一个人会如何定罪?
宾馆拆迁评估方法是什么?
收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怎么处理?
店员退货私自调店里库存是否违法?
日化品过期商品赔偿有什么规定?
精神病治疗期间国家是否有补贴?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否必须以直接碰撞为必要条件?
抚养权申请书该怎么写?
被判刑后还能做律师吗?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