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如何进行赔偿与认定?

我在工作时受了伤,不太清楚工伤到底该怎么认定,认定之后又该怎么赔偿。想了解一下认定工伤有哪些流程,需要什么材料,赔偿的标准和项目又有哪些,希望能有专业人士给解答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工伤认定和赔偿是劳动者在遭遇工作伤害时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说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工伤认定的流程一般是: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接着是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赔偿项目和标准依据工伤的不同情况有所不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如果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究竟归谁所有呢?

我在单位工作期间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现在想知道这个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到底是归我个人还是归单位。我不太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知道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归属判定,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具体应该怎样办理复婚登记手续呢?

我和伴侣之前离婚了,现在我们想复婚,但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比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要走哪些流程,办理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多重著作权该如何行使?

我最近在创作过程中涉及到对已有作品的再创作,产生了多重著作权的相关问题。比如我想改编一部翻译作品,不清楚具体要遵循哪些规则,担心一不小心就侵犯了别人的权利,所以想了解下多重著作权的行使规则具体是怎样的。

两个人抢劫价值7000元的东西会被判刑几年?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抢劫罪量刑的问题。最近身边有个事儿,两个人一起抢了价值7000元的东西,我就挺好奇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会怎么判,想知道具体会被判刑多久,有没有什么影响量刑的因素 。

防卫过当致死构成什么罪?

我之前遇到坏人对我进行侵害,我在反抗过程中可能用力过猛导致对方死亡了。我当时真的是出于自卫,也没想把人弄死。现在我很害怕,不知道这种防卫过当导致对方死亡的情况,在法律上会被认定成什么罪。

医疗纠纷证据包括哪些?

我在和医院发生医疗纠纷后,不知道该收集哪些证据来维护自己权益。想了解下,在医疗纠纷里,哪些东西能作为有效的证据呢?比如病历、诊断证明这些算吗?还有其他的吗?

交通事故一方有病是否能起诉?

我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受了伤,本身还有一些旧疾。现在涉及赔偿问题和责任划分,我不确定因为自己本身有病,还能不能去法院起诉对方。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我这种情况可不可以起诉,起诉会不会受我自身疾病的影响。

租房造成的物品损坏该如何赔偿?

我租了一套房子,不小心弄坏了屋里的一些物品。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按照什么标准去赔偿房东,是按物品原价,还是考虑折旧等因素呢?我很担心赔偿不合理引发纠纷,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

我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在处理税务方面不太懂。想知道营业税金及附加具体包含哪些税种,这些税种的征收对公司经营有什么影响,我该如何准确计算和缴纳这些税费呢?

组织淫秽表演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我想知道组织淫秽表演在法律上到底属于哪种犯罪类型。我身边有人因为这个被抓了,我很好奇这到底触犯了哪类法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理,想详细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以前当临时工时的社保可以补缴吗?

我之前当过一段时间临时工,当时单位没给我交社保。现在我想补上那段时间的社保,不知道行不行。我不太清楚相关政策,也不了解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想问问懂的人,以前当临时工时的社保到底能不能补呢?

父母赠予钱款是否需要公证?

我爸妈打算给我一笔钱,说是赠予我的。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父母赠予我这笔钱款,需不需要去办理公证手续呢?不公证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或者问题呀?

居住证第二年续办需要什么证件?

我之前办了居住证,现在快满一年了,准备续办。但我不知道第二年续办居住证具体要带什么证件,担心材料带不全又得白跑一趟,所以想问问大家,居住证第二年续办到底需要准备哪些证件呢?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是怎样的?

我是一个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现在面临一些困难,听说有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想了解下这个政策具体是啥样的,都有哪些条件可以申请,能得到什么样的扶助,希望有人能详细解答。

地产公司将员工转到物业公司是否合法?

我在一家地产公司工作,最近公司突然通知要把我转到旗下的物业公司。我不太愿意,也担心权益受损。我想知道公司这种未经我同意就转移我工作单位的行为合不合法,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网络暴力判罪最轻量刑是怎样的?

我遭遇了网络暴力,那些人在网上对我恶语相向、造谣抹黑,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伤害。我想了解下,如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网络暴力判罪的最轻量刑是什么样的,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风险该如何防范?

我最近打算把一笔钱借给朋友,但是又担心会出现纠纷。我不太懂法律,想了解一下在民间借贷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风险,以及该如何防范这些风险,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

犯罪中止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之前和朋友一起准备去偷东西,到了地方我突然害怕了,就劝朋友也别干了,朋友不听,我自己就走了。后来听说朋友被抓了,我想知道我这种情况算犯罪中止吗,犯罪中止到底有哪些条件呢?

行政赔偿案件要如何界定?

我遇到了和行政机关相关的事情,感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想申请行政赔偿,但不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才算行政赔偿案件。我不清楚界定行政赔偿案件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希望了解一下具体该怎么判断自己的情况是不是行政赔偿案件。

票据时效完成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我手里有几张票据,但是不太清楚票据时效的问题。现在好像已经过了时效,我很担心会有不好的后果。我想知道票据时效完成后到底会有啥法律后果,对我这几张票据有啥影响,我的权益还能保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