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车逃逸是否需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 #弃车逃逸
  • #民事责任
  • #刑事责任
  • #交通肇事
  • #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弃车逃逸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其责任承担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详细分析弃车逃逸是否需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一、弃车逃逸的民事责任

弃车逃逸者通常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在交通事故中,逃逸行为往往会导致事故责任难以准确认定。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例如,在某起交通事故中,甲驾车与乙车发生碰撞后,因害怕承担责任而弃车逃逸。事后,交警在调查时发现乙车在行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但由于甲逃逸,无法及时确定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甲首先被认定承担全部责任,只是在后续查明乙车过错后,才适当减轻了甲的责任。甲仍需对乙的车辆损失、人身伤害等民事赔偿承担主要部分。

二、弃车逃逸的刑事责任

弃车逃逸并不一定都要承担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如果交通事故本身比较轻微,未达到上述“重大事故”的标准,弃车逃逸一般不构成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比如,两车轻微剐蹭,一方弃车逃逸,这种情况通常只涉及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但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逃逸者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丙驾车在马路上超速行驶,与丁车相撞,导致丁车内多人重伤,丙因害怕而弃车逃逸,后经鉴定,此次事故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丙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相关法律条文依据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四、实用法律建议

  • 发生事故后切勿逃逸:无论事故大小,逃逸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主动停车、报警、救助伤者,并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处理,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避免责任加重的明智选择。
  • 了解事故责任认定规则:当事人应清楚在交通事故中责任是如何认定的,以便在面对事故时能够正确处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复核。
  • 积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使不构成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也是不可逃避的。积极与受害者协商赔偿事宜,争取达成和解,既能弥补受害者的损失,也有助于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 学习交通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平时要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学习,了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后果,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