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假释期间再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作者
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旨在给予犯罪分子一定的考验期以促进其改造。但假释期间再犯罪该如何处理?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一、假释期间再犯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即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情况下,先撤销假释,然后将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和新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理。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二、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详情

罪犯张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服刑五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张某又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一时冲动将对方打伤,经鉴定构成故意伤害罪。

处理结果

司法机关首先依法撤销了张某的假释。然后,对张某新犯的故意伤害罪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假设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张某前罪抢劫罪剩余未执行的刑期还有五年。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在总和刑期(三年加五年等于八年)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五年)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最终,法院可能会根据张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六年。

三、假释期间再犯罪的不同情形及处理方式

  1. 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这种情况不论新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都要撤销假释,对新罪作出判决,将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理。
  2. 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有新罪,同样应当撤销假释,依照上述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理。因为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这一事实本身就违反了假释的规定,不能因为发现时间的问题而改变处理原则。

四、实用法律建议

  1. 对于犯罪分子自身
    • 要充分认识到假释是国家给予的一种宽大和改造机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积极改造,避免再次犯罪。
    •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或矛盾,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解决,避免冲动行事,导致再次陷入犯罪的深渊。
  2. 对于家属和社会相关机构
    • 家属应当积极关心和引导被假释人员,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心理支持,督促他们遵守法律法规。
    • 社区等社会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假释人员的监督和教育,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帮助,使其能够顺利回归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总之,假释期间再犯罪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假释被撤销,还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无论是犯罪分子自身还是家属、社会相关机构,都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预防和减少假释期间再犯罪的发生。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10篇相关文章

假释和监外执行有什么区别

假释和监外执行是刑事法律领域中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将详细阐述二者在适用对象、条件、收监条件、期间计算等方面的区别,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同时给出相关法律建议,助您明晰二者差异。

什么情况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减刑是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关乎犯罪分子的改造与回归。本文将详细解读犯罪分子应当减刑的情况,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法律问题。

服刑中的减刑是怎样的

减刑是刑法执行中的重要制度。本文将详细解读服刑中的减刑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减刑情形,为你揭示减刑的条件、程序等关键内容,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你了解这一法律制度。

撤销缓刑的具体理由剖析

缓刑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但在特定情形下会被撤销。本文将详细阐述撤销缓刑的具体理由,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规定有哪些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附加刑,其期限规定在法律中有明确界定。本文将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不同情形下的期限规定,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这一法律知识点。

2024年缓刑的条件解析

缓刑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解读2024年缓刑的条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了解缓刑相关法律知识。

管制刑罚期间的义务有哪些

管制作为一种刑罚方式,对犯罪分子有特定的要求。本文将详细阐述管制刑罚期间的各项义务,结合相关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法律知识。

监外执行在哪里执行?

监外执行的执行地点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法律问题。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实际案例说明监外执行的执行场所,剖析其中要点,并为读者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法律制度。

故意杀人罪自首是否可以判缓刑的法律解析

故意杀人罪是严重犯罪,自首后能否判缓刑备受关注。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该问题,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法律要点。

刚出狱的人能否贷款的法律解析

刚出狱的人能否贷款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法律角度深入分析,引用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情况,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清晰了解刚出狱人员贷款的相关法律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