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否属于刑事犯罪

  • #刑事犯罪
  • #个人信息保护
  • #法律条文
  • #实际案例
  • #法律建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频发,引发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刑事犯罪的缘由,并提供法律建议。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刑事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实际案例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快递公司的员工李某,在工作过程中,非法获取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并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不法分子。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给众多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最终,李某的行为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这个案例中,李某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其行为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而且,由于他的行为导致了众多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情节较为严重,所以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要素

  1.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这是构成该罪的前提条件。国家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一系列的规定,例如《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可能构成犯罪。

  2. 实施了出售、提供或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出售是指将自己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卖给他人,以获取经济利益;提供是指将公民个人信息无偿或者有偿地供给他人;非法获取是指通过窃取、收买等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3. 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情节严重”包括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等情形。

四、法律建议

  1. 对于个人而言 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例如,在一些不明来历的APP上,不要轻易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如果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向相关部门报案,要求网络平台删除侵权信息等。

  2. 对于企业和单位而言 要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规范员工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管理。例如,企业在收集用户信息时,要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信息的目的、用途和方式,征得用户的同意。同时,要加强技术防护,防止信息被窃取或泄露。

  3. 对于执法部门而言 要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例如,加强对快递、电信、金融等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信息保护责任。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