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因生病而导致经济困境,进而出现网贷逾期无力偿还的情况并不罕见。那么,生病导致网贷逾期17万无力偿还是否可以协商解决呢?答案是可以的,下面我们从法律角度来具体分析。
相关法律条文及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在生病导致网贷逾期无力偿还的情况下,生病这一突发状况属于当事人无法预见的重大变化,且继续按照原还款计划履行对欠款人明显不公平,因此欠款人有权与网贷平台进行协商。
同时,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虽然这里针对的是信用卡业务,但对于网贷平台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际案例说明
有这样一个案例,李先生原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通过网贷平台借款用于家庭生活。然而,不幸的是,李先生突然患上了重病,需要长期治疗,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失去了工作能力,导致网贷逾期17万无力偿还。李先生在逾期后,积极与网贷平台沟通,向平台说明了自己的病情和经济困境,并提供了相关的病历和证明材料。网贷平台在核实情况后,与李先生协商达成了延期还款的协议,允许李先生在病情稳定、恢复工作能力后再逐步偿还欠款。
相反,另一个案例中的王女士,在生病导致网贷逾期后,选择逃避网贷平台的催收,不接电话、不回信息。网贷平台多次尝试与她联系无果后,将其起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王女士按照原借款合同的约定偿还欠款,并承担相应的逾期利息和违约金。
实用法律建议
- 积极主动沟通:在逾期后,欠款人应第一时间与网贷平台取得联系,说明自己逾期的原因是生病导致无力偿还,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以证明自己并非恶意逾期。
- 提出合理的还款方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收入状况、治疗费用等,制定一个合理的还款方案,如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并与网贷平台进行协商。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诚恳,争取平台的理解和支持。
- 保留相关证据:在与网贷平台沟通协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如通话记录、短信记录、协商协议等,以备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与网贷平台的协商遇到困难,或者遇到不合理的催收行为,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如咨询律师、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等。
总之,生病导致网贷逾期17万无力偿还时,是可以与网贷平台协商解决的。欠款人应积极主动地与平台沟通,提供真实的证明材料,提出合理的还款方案,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恶意逃避欠款,以免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