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方法有哪些

  • #股东权益
  • #直接诉讼
  • #派生诉讼
  • #决议撤销
  • #法律救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股东权利受侵害是公司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股东权利受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派生诉讼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股东需要了解并运用合适的救济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救济方法:

直接诉讼

法律条文及规定:根据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诉讼中,原告为股东,被告可能是公司,也可能是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例如,当公司拒绝向股东分配合理利润,或者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侵占股东的财产等情况,股东可以直接起诉。

实际案例:甲公司的股东张某,持有公司10%的股份。公司连续多年盈利,但却一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张某多次向公司提出分配利润的要求,但公司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张某认为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他作为股东的利润分配权,于是向法院提起直接诉讼,要求公司按照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向其分配利润。法院经审理后,支持了张某的诉讼请求,判决公司向张某分配相应的利润。

法律建议:股东在提起直接诉讼时,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例如,在利润分配纠纷中,要提供公司盈利的相关财务报表、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规定等证据。同时,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股东应在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

派生诉讼

法律条文及规定:派生诉讼是指在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时,本应由公司来起诉,但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或其他原因,公司怠于行使诉权,股东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派生诉讼有严格的前置程序,即股东必须先书面请求公司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在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收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情况下,股东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实际案例:乙公司的控股股东王某,利用其在公司的地位,与关联方签订了一份明显不公平的采购合同,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公司的其他小股东发现后,向公司的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要求董事会对王某的行为提起诉讼,但董事会拒绝了股东的请求。于是,这些小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向法院提起派生诉讼,要求撤销该采购合同,并要求王某赔偿公司的损失。法院经审理后,支持了小股东的诉讼请求。

法律建议:股东在提起派生诉讼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的前置程序,确保自己的诉讼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关联交易的合同、公司利益受损的相关财务数据等。此外,派生诉讼的结果直接影响公司的利益,股东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之诉

法律条文及规定:股东如果认为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开会过程、决议违反法律或违反公司章程,可以在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这是为了保障股东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实际案例:丙公司召开股东会,在会议过程中,部分股东发现股东会的召集程序不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且会议的表决方式也存在问题。于是,这些股东在股东会决议作出后的六十日内,向法院提起撤销股东会决议之诉。法院经审理后,认定股东会的召集程序和表决方式确实违反了公司章程,依法撤销了该股东会决议。

法律建议:股东在提起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之诉时,要注意在法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并且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决议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例如,要提供股东会的召集通知、会议记录、表决结果等相关证据。

当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股东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救济途径,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方法。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建议股东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有效,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