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件和扫描件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涉及到提交文件。因为原件不方便拿出,就想用复印件或者扫描件代替,但不太清楚它们的法律效力如何。不知道在法律上,复印件和扫描件能不能和原件起到一样的作用,会不会被认可,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展开


在法律层面,复印件和扫描件是通过对原件进行复制或数字化处理得到的文件形式。不过,它们的法律效力和原件存在差异。 首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这就表明,一般情况下,原件的证明力是最强的。复印件和扫描件要具备与原件相同的证明力,前提是经过法院核对无误。 其次,复印件和扫描件很容易被篡改或伪造。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只有复印件或扫描件,而对方当事人又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且无法提供原件进行核对,那么复印件和扫描件通常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上述规定第九十条,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不过,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和复印件、扫描件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那么复印件和扫描件也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使用。 综上所述,复印件和扫描件本身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但法律效力低于原件。在重要的法律事务中,为了避免风险,最好提供原件。若只能提供复印件或扫描件,要尽量收集其他相关证据来增强其证明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