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异同点

  • #遗嘱继承
  • #法定继承
  • #继承异同
  • #遗产分配
  • #继承法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在财产继承中十分重要。本文深入剖析二者异同,引用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为你揭示二者区别与联系,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你明晰财产继承相关法律知识。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是财产继承中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异同点,以下将详细进行阐述。

相同点

  • 均为财产继承方式: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都是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将其合法财产转移给继承人的法律制度。二者的目的都是确保财产在合法的框架内得到合理的分配,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例如,老王去世后,无论是按照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其名下的房产、存款等财产都会依法转移给相应的继承人。
  • 都需遵循法律规定:虽然遗嘱继承体现了被继承人的意愿,但也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定继承则是直接依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例如,遗嘱不能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必要遗产份额,这就是法律对遗嘱继承的限制,以保障特定继承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不同点

  • 继承依据不同
    •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遗嘱继承:是指按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所进行的继承。被继承人可以在遗嘱中自由指定继承人,不受法定继承顺序的限制。例如,老张有两个儿子,按照法定继承,两个儿子都有平等的继承权。但老张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由其中一个儿子继承全部遗产。
  • 继承效力不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意味着如果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将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分配,只有在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才会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遗产。例如,李某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一套房产留给多年照顾自己的保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李某有法定继承人,该房产也应按照遗嘱由保姆继承。
  • 继承人范围和顺序不同
    • 法定继承:继承人范围和顺序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例如,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将财产赠与自己的朋友、邻居等。
  • 遗产分配方式不同
    • 法定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 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遗嘱中对遗产进行分配,不受均等原则的限制。例如,被继承人可以将大部分遗产留给对自己照顾较多的子女,而少分或不分给其他子女。

法律建议

  • 对于被继承人而言:如果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遗产,应当及时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在订立遗嘱时,要确保遗嘱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例如自书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同时,要定期审查和更新遗嘱,以反映自己最新的意愿和财产状况。
  • 对于继承人而言:要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遵守法律规定。如果对遗嘱的效力或遗产分配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处理遗产继承问题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因财产纠纷而破坏家庭关系。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