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有效

  • #赠与合同
  • #合同有效
  • #民事行为
  • #意思表示
  • #公序良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赠与合同的有效性关乎着赠与人与受赠人的权益。本文将深入剖析赠与合同有效的条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同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赠与合同生效的关键要点。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在生活中,赠与行为较为常见,如父母赠与子女房产、朋友之间赠送礼物等。然而,并非所有的赠与行为所形成的合同都是有效的,赠与合同要有效,需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主体适格

主体适格要求赠与合同的各方主体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即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案例:小明今年10岁,接受了叔叔赠送的价值500元的学习用品,这一赠与合同是有效的,因为小明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如果小明将自己价值2000元的游戏机赠与同学,该赠与合同则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才有效。

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赠与人与受赠人在订立赠与合同时,其内心的真实意愿与外在的表示行为相一致,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影响意思表示真实性的情形。

案例:老张在受他人胁迫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房产赠与他人并签订了赠与合同。后来老张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赠与合同,法院经审理认定老张在订立赠与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真实,支持了老张的请求,判决撤销该赠与合同。

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赠与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如果赠与的财产是非法所得,或者赠与行为是为了逃避债务、履行法定义务等违法目的,那么赠与合同将无效。

案例:老王为了逃避法院对其债务的强制执行,将自己的房产赠与给亲戚,并签订了赠与合同。债权人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该赠与合同无效。法院经审理认为,老王的赠与行为是为了逃避债务,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违反了法律规定,判决该赠与合同无效。

形式合法

赠与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赠与,如不动产的赠与,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案例:老李口头承诺将自己的一套房产赠与小李,但未签订书面赠与合同。后来老李反悔,不愿将房产赠与小李。小李向法院起诉,要求老李履行赠与合同。法院经审理认为,不动产的赠与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老李与小李之间的赠与合同因形式不合法而未成立,驳回了小李的诉讼请求。

法律建议

  • 赠与人:在订立赠与合同前,要确保自己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赠与的财产是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且赠与行为是自己的真实意愿,不存在受胁迫、欺诈等情形。对于重大的赠与,如房产、车辆等,建议签订书面赠与合同,并办理相关的过户手续,以确保赠与合同的有效性和赠与财产的顺利转移。
  • 受赠人:在接受赠与时,要了解赠与人的赠与意愿是否真实,赠与财产的来源是否合法。如果对赠与合同的效力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