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房产赠与的情况并不少见,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对具有特殊身份对象赠与的房产是不能随意撤销的。这其中涉及到法律的明确规定以及维护公平、稳定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考量。
一、相关法律条文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同时,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 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 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另外,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且该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老张夫妇有一养子小李,老张夫妇为了让小李安心生活,决定将名下的一套房产赠与小李,并签订了赠与合同且办理了公证手续。后来,老张夫妇与小李产生矛盾,老张夫妇想要撤销对小李的房产赠与。在这个案例中,老张夫妇不能随意撤销赠与。因为该赠与合同经过了公证,根据法律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可以随意撤销。
再比如,老王在离婚时,与妻子签订离婚协议,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一套房产赠与子女。后来老王反悔,想要撤销赠与。这种情况下,老王也不能随意撤销。因为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赠与的约定并不构成一般意义上的赠与合同,而是一种以解除双方身份关系为目的的赠与行为,具有一定的道德义务性质,这种赠与是不能随意撤销的。
三、实用的法律建议
- 对于赠与人而言:
- 在决定赠与房产之前,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谨慎做出决定。如果确实要赠与,要明确赠与的条件和目的,最好签订书面的赠与合同,并可以根据情况办理公证手续。
- 如果受赠人出现了法律规定的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形,赠与人要及时行使撤销权,注意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避免因超过期限而丧失撤销权。
- 对于受赠人而言:
- 要遵守赠与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 如果赠与人没有法定事由而试图撤销赠与,受赠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对具有特殊身份对象赠与的房产不能随意撤销,这是法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所做出的规定。无论是赠与人还是受赠人,都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