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抢窃未遂逃跑警察仍会追捕
抢窃未遂逃跑,警察肯定会抓。从法律角度来看,犯罪未遂是一种特定的犯罪形态。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行为未得逞的状态。而抢劫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等加重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也就是说,即便抢劫行为没有最终得逞,未遂状态下也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警察会对逃跑的抢窃未遂者进行追捕。
二、实际案例分析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夜晚,李某在偏僻街道意图抢劫路过的行人张某。李某手持刀具逼近张某,要求张某交出财物。张某奋力反抗并大声呼救,附近居民听到呼救声赶来,李某见势不妙,扔下刀具转身逃跑。张某立即报警,警方迅速展开追捕行动。虽然李某逃跑了,但警方通过调查周边监控、走访目击证人等方式,很快锁定了李某的身份和藏身之处,并将其抓获。最终,李某因抢劫未遂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抢窃未遂逃跑并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警方会采取各种措施追捕犯罪嫌疑人。
三、不同情形下的追捕及处理
- 警方未立案的情况 如果抢劫未遂后逃跑,警方当时没有立案,根据法律规定,在追诉时效内警方依然可以处理。一般情况下,抢劫犯罪的追诉时效是15年。在这个期限内,如果后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警方会依法进行处理。例如,几年前发生一起抢劫未遂案件,当时由于线索有限警方未立案,几年后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只要还在追诉时效内,警方就会对其进行抓捕和处理。
- 警方已立案且事态严重的情况 如果当年已经报警处理,并且事态严重,例如抢劫过程中造成了人员重伤等严重后果,那么就不受追诉期的约束。无论犯罪嫌疑人逃跑多久,警方一旦发现其踪迹,都会进行追捕。比如,在某起抢劫未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抢劫过程中用刀刺伤了被害人,随后逃跑。即便多年后才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下落,警方也会将其抓获并依法严惩。
四、法律建议
- 对于潜在犯罪者 要明白任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即使犯罪未遂后逃跑,也终将会被法律追究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和获取财富。
- 对于受害者 一旦遭遇抢劫等犯罪行为,要尽量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记住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和逃跑方向,及时报警。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准确的线索和信息,帮助警方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
- 对于普通民众 如果发现有抢窃未遂逃跑等可疑情况,应及时向警方报告,提供相关线索。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避免成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