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版二手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审查需要注意哪五个方面?


在审查2003版二手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时,以下五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合同主体方面。合同主体就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二手房买卖中,要确保卖方是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人,可查看其房产证等产权证明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未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未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无效。所以,核实卖方身份和产权情况,能避免合同因主体问题而无效。 其次是房屋基本情况。这包括房屋的坐落位置、面积、户型、装修情况等。合同中对房屋基本情况的描述要准确无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购房者所购买房屋的实际状况。比如面积误差问题,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日后可能会引发纠纷。根据相关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再者是价款及支付方式。合同中要明确房屋的总价款、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付款方式常见的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和贷款付款等。对于付款时间和节点,双方要协商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确,避免出现一方延迟付款或收款的情况。例如,如果买方未按照约定时间付款,卖方有权追究其违约责任。 然后是房屋交付及相关事宜。要明确房屋交付的时间、条件和交付时的状态。比如房屋是否带装修、附属设施是否齐全等。同时,要约定好水、电、气、物业等费用的结算方式和时间。根据规定,在房屋交付前,这些费用应由卖方承担;交付后,则由买方承担。 最后是违约责任。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违约责任的约定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例如,卖方逾期交房的,应按照合同约定向买方支付违约金。 总之,仔细审查二手房买卖合同的这五个方面,能有效降低交易风险,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