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对附义务赠与合同有什么规定?


在2024年施行的《民法典》中,附义务赠与合同是一种特殊的赠与合同,指的是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附加了一定的义务给受赠人。简单来说,就是赠与人给你东西,但要求你做一些事情作为条件。 首先,关于附义务赠与合同的定义和性质,《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这表明附义务赠与合同依然属于赠与合同的范畴,它和普通赠与合同一样,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不同的是,附义务赠与合同给受赠人增加了履行一定义务的要求。 其次,受赠人需要履行义务。如果受赠人接受了赠与财产,就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去履行。比如前面提到的例子,受赠人接受了房子,就需要负责照顾赠与人年迈的父母。若受赠人不履行义务,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也就是说,如果受赠人不履行照顾老人的义务,赠与人在知道这种情况后的一年内,可以撤销房子的赠与。 再者,对于附义务赠与财产的瑕疵担保责任。《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例如,赠与人赠与一辆附义务的汽车,受赠人需要帮忙运输货物。如果汽车存在瑕疵,那么赠与人在运输货物这个义务的限度内,要承担和卖汽车的人一样的责任。 此外,关于受赠人履行义务的范围。受赠人履行义务的价值通常不应超过赠与财产的价值。如果义务过大,可能违背了赠与合同无偿性的本质。比如,赠与人赠与价值10万元的物品,却要求受赠人承担价值50万元的义务,这可能就不符合附义务赠与合同的规定。如果双方因此产生争议,受赠人可以请求法院对义务的合理性进行判定。 总之,在附义务赠与合同中,无论是赠与人还是受赠人,都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行事,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