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推动婚恋交友平台实名认证并严打婚托婚骗有哪些法律依据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婚恋交友平台成为许多人寻找伴侣的途径。然而,婚托婚骗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为此,三部门推动婚恋交友平台实名认证并严打婚托婚骗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作用。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在婚恋交友平台上,婚托婚骗行为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属于欺诈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对诈骗行为做出了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婚托婚骗行为涉及金额较大,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根据该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部门推动婚恋交友平台实名认证,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婚托婚骗行为的发生。通过实名认证,平台可以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确保用户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这有助于提高平台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对于用户来说,实名认证也为他们在遇到婚托婚骗时提供了更有力的维权依据。当用户发现自己遭遇婚托婚骗时,可以凭借实名认证信息,向平台或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线索,以便及时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严打婚托婚骗行为,不仅能够维护婚恋交友平台的正常秩序,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一个诚信、安全的婚恋交友环境中,人们才能更加放心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三部门推动婚恋交友平台实名认证并严打婚托婚骗,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它既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又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让婚恋交友平台成为人们寻找真爱的可靠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