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女童过马路被撞伤,法院为何判决家长部分担责?
我家四岁的女儿过马路时被车撞伤了,本以为责任全在司机,可听说类似情况法院会判家长部分担责,我不太理解。我当时就在旁边,只是没拉住她。我想知道为啥家长要担责,法律依据是啥,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在四岁女童过马路被撞伤这类案件中,法院判决家长部分担责,背后有着明确的法律逻辑和依据。 首先,需要了解“监护责任”这一概念。监护责任指的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责任。对于四岁的女童而言,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都非常有限。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有义务保障孩子的安全,防止其遭受外界的伤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在过马路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场景下,家长应当更加谨慎地履行监护义务,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孩子安全通过马路。 如果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比如疏忽大意、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等,那么就可能被认定为存在一定的过错。当女童被撞伤的事故发生后,这种过错与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从公平和合理的角度出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定家长承担部分责任。 例如,在实际案例中,如果家长在过马路时只顾着自己玩手机,没有留意孩子跑到了马路上,导致孩子被撞伤,那么家长的这种疏忽行为就明显没有履行好监护责任。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如司机的驾驶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的程度等,来确定家长和司机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比例。 总之,法院判决家长部分担责,是为了促使监护人更加重视监护职责,同时也体现了法律对公平和责任分担的考量,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和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