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遗弃继承人触犯刑法的什么法律规定?

我家里有人被其他继承人遗弃了,生活陷入困境。我想知道这种遗弃继承人的行为在刑法里是怎么规定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想了解相关法律依据来维护被遗弃者权益。
展开 view-more
  • #遗弃罪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遗弃继承人的行为可能触犯我国《刑法》中关于遗弃罪的相关规定。下面为您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遗弃罪的概念。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在继承关系中,如果继承人对其他需要扶养的继承人有能力扶养却拒绝扶养,就可能构成遗弃罪。 从法律条文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里需要解释几个关键概念。“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比如年幼的孩子还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或者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的人等。“负有扶养义务”,在家庭关系中,夫妻之间、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等都存在法定的扶养义务。在继承关系里,如果继承人之间存在这样的扶养关系,就有义务照顾对方。“情节恶劣”,通常指因为遗弃行为导致被遗弃人重伤、死亡;使被遗弃人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等情况。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但对年迈体弱、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不管不顾,导致父母生活困苦、生病无人照料,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遗弃罪。 如果发现存在遗弃继承人的行为,受害者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来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处罚。同时,在民事方面,被遗弃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这也从民事角度对遗弃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约束和制裁。总之,法律通过刑事和民事两个层面,对遗弃继承人的行为进行规制,以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