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有哪些情形?
我在一个执行案件里,感觉执行法官的做法有点不对劲。我不太确定是不是他滥用职权了,想了解下执行法官滥用职权具体都有哪些情形,这样我心里能有个底,看看自己遇到的情况是不是属于这种。
展开


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是指执行法官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超越法定职权范围行使权力,从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或者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 从实践角度来看,执行法官滥用职权可能会有以下情形。首先是故意拖延执行,也就是有条件执行却不及时执行,例如申请人提供了明确的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官却长时间不采取查封、扣押等执行措施。这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关于及时执行的要求,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 其次,违法采取执行措施也属于滥用职权的情形。比如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操作,或者超标的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采取执行措施应当遵循法定程序,并且要与执行标的相当。 再者,故意错误分配执行财产也较为常见。法官可能不按照法律规定和生效文书确定的顺序、比例分配执行所得财产,导致部分债权人利益受损。这违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关于执行财产分配的规定。 另外,接受当事人贿赂后偏袒一方,从而影响执行结果,这更是严重的滥用职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