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的类型及其条件分别是什么?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累犯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对于量刑有着重要的影响。累犯指的是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我国法律规定的累犯主要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类型。
一般累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这里面包含了几个构成条件。首先,前后两次犯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比如说甲第一次是故意盗窃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之后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内又故意抢劫,这就有可能构成一般累犯;但如果第一次是交通肇事这种过失犯罪,之后再故意犯罪,就不构成一般累犯。其次,前后两次犯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像第一次犯罪被判处拘役,第二次犯罪即便被判处有期徒刑,也不构成一般累犯。最后,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五年之内。如果超过了五年再犯罪,通常就不构成一般累犯了。
特别累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和一般累犯有所不同。第一,前后两次犯罪的罪名限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这几类特定犯罪。比如乙之前犯了间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不管过了多久,只要又犯了恐怖活动犯罪,就构成特别累犯。第二,不受前后两罪判处刑罚种类及轻重的限制。不管前后罪是被判处管制、拘役还是有期徒刑等,都不影响特别累犯的构成。第三,不受前后两罪时间间隔的限制,也就是无论后罪距离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过去了多长时间,只要符合特定罪名的要求,都构成特别累犯。
累犯制度是法律对那些多次故意犯罪且主观恶性较大的犯罪分子的一种严厉规制。明确累犯的类型和构成条件,对于准确适用法律、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司法机关而言,能够更加精准地量刑,打击犯罪;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也能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增强法律意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了银行136万现在还不起,会有什么后果?
安徽滁州2024年的拆迁安置流程是什么,拆迁标准明细是怎样的?
起诉离婚时孩子如何证明父母分居?
轻微擦伤误工费赔偿天数需要医院出证明吗?
租赁合同中违约金怎么退?
企业所得税可以不计提直接缴纳吗?
本月社保缴费信息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残疾人女性是否能嫁出去呢?
未尽告知义务是否应承担责任?
给未成年纹身会判几年?
房产可以转赠给未成年子女吗?
楚税通房屋租赁发票开错了如何申请撤回?
超过工作时间劳动监察会怎么处理?
社保在一个公司缴纳,另一个公司还能买吗?
购房者是否需要提供租赁合同?
判处两个月拘役是否有案底?
职工共济医保是否可以添加合疗?
青海正当防卫是否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立案之后多久会通知被告?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