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收到 无偿划拨资产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我所在的是一家事业单位,最近收到了一批无偿划拨的资产,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我不清楚入账价值怎么确定,会计分录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在税务方面有什么规定。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让我能正确处理这批资产的账务。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事业单位收到无偿划拨资产的账务处理是一个涉及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处理方法及相关依据。
首先,要确定无偿划拨资产的入账价值。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固定资产》,对于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调出方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如果没有相关凭据,同时也未经资产评估,其成本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计入当期费用。
其次,进行账务处理时,一般需要做如下会计分录。当收到无偿划拨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
对于无偿划拨的无形资产,同样按照相关准则确定入账价值。在收到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等,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
从税务角度来看,事业单位无偿取得资产,通常不涉及增值税等流转税,但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如果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可以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包括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 付文件,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等。
总之,事业单位收到无偿划拨资产的账务处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