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法的申诉时效是多久?
我之前遇到了一个行政方面的事儿,觉得处理结果不太合理,想申请行政复议。但不清楚按照行政复议法,我从知道这个处理结果开始,多久之内能去申诉呢?超过时间是不是就不能申诉了,所以想了解下这个申诉时效的问题。
展开


行政复议申诉时效,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的有效时间限制。超过这个时间,当事人就不能再通过行政复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申诉时效是六十天。 举例来说,如果某商家在3月1日收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商家认为处罚不合理,那么他最晚要在4月30日前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其他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时,要按照其他法律的规定来执行。比如,《专利法》规定,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这里的三个月就长于六十日,此时就要遵循《专利法》规定的三个月申诉时效。 此外,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了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例如,在申请期限内发生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当事人无法及时申请复议,那么从地震影响消除后,剩余的申请期限接着计算。 了解行政复议法的申诉时效非常重要,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复议申请,才能让自己的诉求得到法律的支持。如果超过时效,很可能就丧失了通过行政复议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当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时,一定要及时关注申诉时效,并在规定时间内采取行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