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转刑事有哪些法律条款?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遇到了原本是行政范畴的事情,现在好像要转成刑事方面了。我不太清楚在我国法律里,行政转刑事具体有哪些规定和法律条款,想了解一下这方面内容,以便知道后续该怎么应对。
展开


行政转刑事,简单来说就是原本按照行政法律来处理的案件,因为某些情况的变化,需要按照刑事法律来处理。在我国,这一转换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这一条款明确了行政机关在发现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时的移送义务。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行政执法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程序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比如,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依照本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 此外,在各个具体的行政领域,也有相关规定。例如在税务领域,如果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就从原本的税务行政违法行为转化为逃税罪,适用《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来追究刑事责任。总之,行政转刑事是一个严谨的法律程序,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条款和实际情况来判断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