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票是进项票吗?


要弄清楚成本票是不是进项票,我们首先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 成本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获取利润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所取得的发票。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花钱办事得到的凭证,比如购买原材料、支付房租、员工工资等产生的发票都属于成本票。这些成本票可以用来冲减企业的利润,从而减少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 进项票则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也就是说,当企业作为购买方,取得了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张发票就是进项票。进项票上的税额可以用来抵扣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产生的销项税额,从而减少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从定义可以看出,成本票和进项票是有区别的。成本票主要是用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而进项票主要用于增值税的核算。不过,它们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些情况下,一张发票既可以作为成本票,也可以作为进项票。比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张发票对于企业来说,既可以作为购买原材料的成本票,用于冲减企业利润,又可以作为进项票,用于抵扣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里的成本票就是符合这一规定的支出凭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就是进项票在增值税抵扣方面的法律依据。 所以,成本票并不等同于进项票,它们在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处理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但又可能存在重叠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