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借父母的钱所写的借条有效吗


子女借父母的钱,写的借条一般是有效的。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简单讲,就是大家做一件事,得是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真心想这么做(意思表示真实),而且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道德伦理(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有明确规定。 借条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份借款协议。当子女和父母写借条时,只要子女和父母都是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双方是真心同意借款这件事(意思表示真实),借条内容也不违法也不违背道德(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个借条就是有效的,受到法律保护。 举个例子,小张是成年人,因为创业向父母借钱,父母也愿意借,于是小张写了借条,写明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时间等。这里小张和父母都有民事行为能力,借钱和出借都是双方真实想法,内容也合法合理,那么这个借条就是有效的。 就算之后因为一些原因产生纠纷,比如子女不按时还钱,父母凭借这张有效的借条,就可以向子女主张还款。要是协商不成,还能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子女借父母钱写的借条,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在法律上就是有效的。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一个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对自己做的事负责的能力。比如成年人一般就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小孩可能就没有或者不完全具备。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致的。比如借钱这件事,双方都是真心愿意,没有谁被强迫或者欺骗。 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秩序,善良风俗就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伦理等。借条内容不能违反这些,比如不能约定去做违法犯罪或者违背道德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