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时双方达 成了口头协议,约定了赔偿事宜。但现在对方反悔了,不承认之前说的话。我想知道这个口头协议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作为要求对方履行赔偿的依据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交通事故中,口头协议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要判断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就说明,从法律层面上讲,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合法形式。也就是说,在交通事故里,双方通过口头达成的关于赔偿、责任承担等方面的约定,在理论上是具有合同效力的。
不过,口头协议也存在它的局限性。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证明难度大。因为没有书面的文字记录,一旦发生纠纷,很难举证协议的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一方不承认口头协议的内容时,另一方要证明协议的存在以及具体条款,就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比如现场的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法院可能无法认定口头协议的具体内容,从而影响其效力的实现。
此外,口头协议的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果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约定逃避法律责任等,那么这样的口头协议是无效的。而且,有些情况下,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口头协议就不能适用。在交通事故处理中,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必须签订书面协议,但为了保障自身权益,避免后续纠纷,建议尽量签订书面协议,并对协议内容进行明确、详细的约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