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属于纳税居民还是非居民?
我是一名学生,不太清楚自己在税务方面的身份。平时也有一些兼职收入,想知道在税法里,学生到底算是纳税居民还是非居民,这对我的收入纳税情况有很大影响,希望能得到准确解答。
展开


要判断学生是纳税居民还是非居民,需要依据相关税法规定来确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纳税居民和非居民的概念。纳税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这里所说的“有住所”,并不是单纯指有房产,而是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非居民个人则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是中国国籍且户籍在中国,通常会被认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属于纳税居民。即使该学生在境外求学,由于户籍等因素,还是习惯性居住在中国,从税法角度就是纳税居民。如果是外国国籍的学生,在中国境内学习,就要看其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若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就是纳税居民;若不满一百八十三天,则为非居民个人。 纳税居民和非居民在纳税义务上有所不同。纳税居民需要就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个人仅需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学生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准确判断自己的纳税身份,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