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我最近和别人有一些民事纠纷,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我对民事诉讼程序一窍不通,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我想了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步骤,比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每一步有什么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能有个清晰的了解,好让我顺利进行诉讼。
展开


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含以下基本步骤: 首先是起诉阶段。起诉就是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法院对纠纷进行审理和判决。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状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接着是立案受理阶段。法院会对原告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符合,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然后是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在立案后,会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要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还会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并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同时,法院会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确定开庭日期,并提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再就是开庭审理阶段。这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合议庭评议和宣判等程序。法庭调查是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双方当事人要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并进行质证。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最后,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 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程序的审理流程和一审类似,但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此外,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