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流程是什么?


民事诉讼程序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起诉阶段。这就好比打响战斗的第一枪。原告要向法院提交诉状以及相关证据,还要按照法院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而且起诉得符合一定条件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得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有明确的被告;得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案件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归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提交的起诉书要写清楚双方当事人信息、起诉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接着是受理阶段。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起诉条件,会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要是觉得不符合条件,会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要是对裁定不服,还能提起上诉。法院立案后,会在5日内把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要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过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也不影响法院审理。 然后到了庭审阶段。庭审又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法庭调查时,审判长或审判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质证就是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以及证据有无证明力、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再就是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会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判决前能调解的,还会进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就有法律效力。要是调解不成,法院就会及时判决。 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在收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五日内上诉,由二审法院重新审理并调解或判决。最后,要是对方不按生效调解或判决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概念: 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质证: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