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是依据什么?
我在了解税收知识时,看到有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的说法,不太明白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我想知道具体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这两种税的,这种划分对纳税人和税收政策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税收按照计税依据的不同,可以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下面为你详细解释这种分类方式以及相关依据。 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等自然物理量为计税依据的一类税。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征税对象的具体数量来计算应纳税额,而不考虑其价格高低。比如资源税中的部分税目,像对原油、天然气等征收资源税时,可能按照开采的数量来确定应纳税额。我国《资源税法》规定了不同资源的计税方式,对于实行从量计征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从量税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税额不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税收收入相对稳定,缺点是缺乏税收弹性,不能很好地适应价格的变化。 从价税则是以征税对象的价值或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种。也就是根据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来计算应纳税额。增值税就是典型的从价税,它以商品或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而销项税额是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从价税的优点是税负比较合理,能够适应商品价格的变化,体现税收的公平性;缺点是计税依据的确定比较复杂,需要准确核算价格。 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主要依据就是计税依据的不同。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国家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和政策目标,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税收计征方法,以实现税收的调节功能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